研学资讯
疫情之下,研学旅行如何面对“危”与“机”?
时间:2020-03-12 15:54:57

一场突发疫情,给研学市场按下了“暂停键”。

 

疫情期间,教育部下发了2020春季学期延期开学的通知,并要求所有学校都不得有任何聚集性的活动,这对极度重视线下体验和暑假市场的研学行业而言,无疑是不小的打击。

 

怎么科学评估研学旅行行业所受影响?当下又该如何应对转“危”为“机”? 人民文旅智库理事长兼首席研究员吴若山分享了一些极具价值的行业分析,一起跟小悠来看看!

 

 

1

 如何科学评估疫情对研学旅行的影响 

 

依托对一线研学旅行企业的问卷调查、在线会议探讨、大数据分析等,我们总体研判,研学旅行行业恢复形势不容乐观,其难度较一般旅游业态更大。

 

经初步调研分析,假设疫情4月得到控制,5月起经济运作恢复常态,疫情将至少导致研学旅游企业全年整体营收减少35-40%。对行业规模认识不清、现金流不足、专业能力不足的研学企业将被市场淘汰。

 

 

2

 潜在影响比现实影响大 

 “安全”顾虑会被进一步凸显 

 

尽管春节是旅游业的旺季,但是由于研学旅行行业自身特点,该行业在春节前后的退团退款现象并不十分突出。虽然遭受了一些损失,但研学旅行在疫情早期并没有受到很大冲击,这是本轮区别于旅游业其他分赛道的一个明显特点。

 

春节期间,除了研学旅行头部企业还有一定冬令营、出境研学订单量,大多数企业都处于歇业状态。

 

一般而言,每年从3月到11月,才是研学旅行的运营期。3—4月是酝酿期,5—6月逐渐进入旺季,7—8月进入研学高潮,9—10月滞缓下行期,11月是淡季收尾期。

 

因此,从时间节点上看,本次疫情对于研学旅行的现实影响不算大,但是潜在影响不容小觑。

 

虽然业界几乎都很肯定,旅游业在疫情之后将呈现报复性反弹、补偿性反弹,但是从另一个向度来说,疫情也增加了人们对聚集性活动的恐惧,在结束后的短期内也会留下潜在的心理影响,特别是研学旅行行业对于“安全”因素要求更是“严上加严”。

 

 

3

 守住暑假“黄金期”不容易 

 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对于研学旅行而言,暑期是行业绝对意义上的“黄金期”。

 

然而,今年由于学生春季开课时间一再延迟,暑期是否会集中补课进而压缩暑期时间,值得观察的,甚至这种可能性还比较大。研学旅行行业必须提前做好思想准备。

 

即使暑期没有被压缩或者压缩时间不长,在恢复后较短时间组织以学校、班级为单位的大规模出游,学校层面出于安全等综合因素也会顾虑重重。

 

 

4

 企业经营承压加大 

 行业洗牌是必然 

 

从2019年研学旅游行业整体情况来看,很多企业都处于营收下滑、利润亏损状态。在经营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本轮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对于研学旅行行业更是“雪上加霜”。
 

综合多方情势,大致可以判断,从全国各地研学旅行企业业务将遇到全面下滑和亏损。具体而言,2020上半年出境研学、本地社会实践活动都会被取消,暑期研学将因此经受严峻考验。

 

此外,研学旅行服务机构的部分市场是亲子游、社会散客招生的夏令营客源,但这部分市场在整体研学出行所占比例不足20%,也将迎来不同程度的下滑。

 

因此,2020年,研学旅行企业将经历一次不可避免的大浪淘沙,现金流不足、缺乏战略设计、人才队伍不稳定、上下游资源把控力不足的公司将会淡出这一细分市场,行业洗牌即将到来。

 

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客观上提高了研学行业的准入门槛,未来还需要积极发挥好本轮研学企业“马太效应”的积极因素,在课程设计、师资配置、服务细节、安全保障等方面挖出“护城河”,筑高竞争壁垒,打开长期盈利能力空间。

 

 

5

 如何面对危机 

 又如何转危为机 

 

任何危机都会孕育生机。只要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只要研学实践教育作为素质教育、“五育并举”的育人目标没有变,只要旅游业作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途径没有变,研学旅行行业就一定能够再次腾飞。

 

在腾飞之前,我们该如何认识危机、找出生机,需要业界的共同智慧,也需要一些方法论。

 

 

6

 需要把困难预计得再严峻一些 

 加大反思力度 

 

不要被“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严冬过后是阳春”等论调冲昏了头,微观的研学企业必须要把问题想得更复杂些、把困难想得更严峻些。

 

从宏观环境上看,我们有必要对比2003和2020两个年份前后的经济数据。2002年,GDP数值是103935.3亿元,比上年增长8.3%,而且持续处于上行空间。

 

然而,近几年,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宏观经济从2018年第一季度的6.8%增速开始,GDP增速已经连续8个季度处于下行轨道,2019年第三季度和2019年第四季度的GDP增速都维持在6%。

 

宏观经济环境很难让人乐观起来。研学旅行行业必须做好更长时间奋斗的思想准备,研学企业要做好6个月没有营收的心理准备和预案设计。

 

严峻形势的背后,研学旅行留下了不少值得反思、警惕的问题。比如,本次疫情对于一些民营投入的研学基地营地运营,是一次摧毁性打击。

 

与一般研学企业相比,营地基地建设无疑是一种典型的重资产模式。这就需要对基地营地过热的发展模式提出反思:这是否就是一种好的模式?毕竟这种主导模式投入高、回报周期长,人力依赖性强,经营周期短,风险性很大。

 

 

7

 需要提高在线化水平 

 迎接信息化大考 

 

基于疫情现实考虑,一些研学机构纷纷推出云平台。显而易见,研学旅行在线培训平台近期日常活跃,一些研学旅行名企也在积极拓展此类业务。

 

一个直播研学课程在线人数往往能达到千人规模,多的能达到万人规模。有些内容、话题还是能直击当下研学旅行行业关切点,例如“新型肺炎过后,在什么条件下,家长会同意孩子出游?”等。

 

这既是一次暂时应对方法,也对未来极具启示意义。相关研学旅行企业需要在在线研学、VR研学等领域深入发力,积极利用云平台提供的各种相关服务和线路产品设计。

 

不过,相关研学旅行企业也不必一哄而上,需要一起从自身实际出发,因企制宜,提高在线化水平,迎接信息化大考。

 

 

8

 需要苦练内功 

 梳理甚至再造业务流程和模式 

 

疫情期间,研学旅行企业可以对员工展开培训、学习等,对公司的接待流程、课程开发、评估体系等开展再梳理、再审视、再提高,提高自身竞争力,力争实现未来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我们建议,研学旅行企业需要利用本轮疫情带来的“空档期”,积极苦练内功,留住核心人才,在产品业态创新方面多做提前谋划。

 

比如,经过本轮疫情,研学课程是否会一些新的需求?是否可以在自然教育、生命教育、卫生教育、爱国教育等领域呈现一些新形式和新内容?

  

 

9

 需要与相关学校、教育部门积极沟通交流 

 体现企业大局观和社会责任感 

 

如果签订的成团协议,处于疫情期间,应积极主动与相关学校沟通,及时中止合同,妥善处理相关费用问题,要拿出企业的诚心和担当。

 

研学旅行行业是一个B端色彩很重的行业,做一锤子买卖的思维最为短视。企业要有战略眼光,用亏损换信任,会赢得长期客户。

 

商议中的合作协议,企业需要迅速了解、掌握学校、学生、家长、教育部门等的痛点、焦虑点,做好交流、解释工作,一切以安全为最大服务旨归,要体现企业的大局观和社会责任感。

 

针对往年沉淀客户、潜在客户,企业都要及早进行沟通、交流,维护忠诚客户资源、开拓新客户渠道,预判行业形势,估算自身今年业务量,做好相关应变准备和计划。

 

 

10

 需要确立信心 

 长期看,行业仍处上行空间 

 

从行业发展趋势看,本轮负面影响是阶段性、时间周期性的。今年秋季学生开学再到明年会是另一个时间周期,值得更多期待。

 

总体看,研学旅行目前市场规模还比较小,全国还有很多省市政策层面并没有落实到位,只要宏观经济保持稳定性以及行业进入健康发展轨道,预判未来研学旅行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前提是,需要坚持活到春天。熬下去,活下去,就能复得笑语,直当得意。

 

作者:吴若山   原标题:《吴若山:疫情之下研学旅行的“危”与“机”》
版权所有:三明市旅游协会 闽ICP备05005705号-1
平台运营:福建云创集成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平台建设:三明明网网络科技服务公司